​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如何理解阳明心学的内容)

2023-09-01 00:14 来源:腾蓝网 点击:97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如何理解阳明心学的内容)

01.

不要把自己活得像个落难者,急着告诉所有人你的不幸 。你的经历在别人眼里只是个笑话,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过程。——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被称为”经营之神",创办过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源于他对王阳明心说的潜心研究,并且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稻盛和夫把王阳明的心学总结得非常到位,学以致用,他说:“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该被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解放前曾任浙大中文系教授的胡哲敷曾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王阳明说过:心光明,则一切光明。

心里没有呼唤过的东西,不会自动来到自己身边,你周围发生的所有现象都不过是心灵的反应。在心里描绘黑暗和猜忌,得到的肯定是阴暗的东西;在心里描绘积极和理想,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稻盛和夫对于王明阳的心学推崇备至,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他找到了自己的道,找到了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后知行合一的境界,就是要修心,修性。

02.

《王阳明图传》是一本独特的王阳明传记,将明代冯梦龙的《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和邹守益的《王阳明先生图谱》合二为一,有文有图,堪称经典。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作家,著有《东周列国志》、《智囊》等传世经典,他的代表作品《喻世明言》、《警世通言》、《警世恒言》合称三言,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鼻祖。

邹守益是最早就追随王阳明的弟子之一,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如实描绘成图,编成《王阳明先生图谱》,让我们才有机会认识最真实的王阳明先生,也是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文献。

这本《王阳明图传》展示了王阳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阳明学说千锤百炼的过程,从少年王阳明立志成圣贤开始,龙场悟道确立学旨,扫除山贼匪患,平定朱宸濠叛乱,直到阳明学宣告成功。

这本书里讲述一些传奇故事,也穿插了一些奇闻怪事,从他的出生开始,以及多次化险为夷,这些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人感到很神奇。

03.

自从500多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说横空出世,以“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而著称,王阳明心学一共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被无数后人追随,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在自己的心里,所有的道理都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自己的内心赋予的,凡事向内求,只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事情自然会水到渠成。

知行合一,阳明先生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

知之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之静察明觉处,就是知。知,但心不能真切笃实,这个知就不能明觉精察。行,如果心不能明觉精察,行就不能真切笃实。知行是一,是明觉精察与真切笃实的合一。

通俗地说,就是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链接才有意义。知和行不能分家,只知道理而不去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致良知”是两个词的精妙组合,一个是“致知”;一个是“良知”。

“致知”是源于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而“良知”则源于《孟子》,简单地讲,“良知”是人的本我之大智慧,即“本来面目”,而“致良知”就是如同拨云见日般重现“良知”的功夫所在。

通俗地讲,“良知”是我们的内心善良的一种本底精神,而“致良知”是让我们将此“良知”作为一个标准,要求自己去做一个讲道德、讲底线、讲信誉、讲品格,有高素质的人。

说到这里有个故事,挺有意思:

王阳明在平定四省匪乱时,抓住了不可一世的土匪头子谢志珊,王阳明跟他讲起了“良知”之道,谢志珊冷笑道:“老子就没良知!”

王阳明笑着说:“天气好热,把外套脱了吧!”对方二话没说,就把外套脱了。

王阳明说:“再脱”。直到谢志珊只穿了一条底裤之时,王阳明又笑道:“接着脱啊!”

谢志珊脸胀得通红道:“这不好吧?”

王阳明大笑道:“看来大名鼎鼎的谢志珊也有羞耻之心,这羞耻之心就是良知啊,你不是说你无良知吗?你讲讲看。”谢志珊低头无言以对。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共28个字,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表述,也是阳明心学的纲领性学习口诀。

写在最后: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瑰丽的明珠,积淀在民族记忆深处,我们当从中学以致用,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做一个遵从内心的人。

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人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都不奇怪,只要自己的内心笃定,多大的风雨都会过去,”此心不动,则万物不动“,等到时机成熟那一刻,就会”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一个人如果真的能把王阳明心说看懂悟透,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都会坦然面对,无论是高峰还是低谷,都会做到处变不惊,心光明,那么一切都光明。

相关文章

​王母娘娘的瑶池在哪里(中国传说中的瑶池位于哪里)

​王母娘娘的瑶池在哪里(中国传说中的瑶池位于哪里)

王母娘娘的瑶池在哪里(中国传说中的瑶池位于哪里) 中国那么多天池,哪一个是传说中的瑶池? 大自然神奇,美丽的山川湖泊河流海洋,总会跟一些神话传说有关,比如说天池,传...

​三星堆文明怎么回事(三星堆文明为何突然消失)

​三星堆文明怎么回事(三星堆文明为何突然消失)

三星堆文明怎么回事(三星堆文明为何突然消失) 为什么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信息? 三星堆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什么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信息?各种造型奇葩的...

​华人神探李昌钰80岁大婚(李昌钰的两段婚姻介绍)

​华人神探李昌钰80岁大婚(李昌钰的两段婚姻介绍)

华人神探李昌钰80岁大婚(李昌钰的两段婚姻介绍) 在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男婚女嫁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但是,适龄的男女婚配十分正常,但是老夫少妻或者是老妻少夫都让...

​瓦剌人是什么民族(瓦剌人现在居住在什么地方)

​瓦剌人是什么民族(瓦剌人现在居住在什么地方)

瓦剌人是什么民族(瓦剌人现在居住在什么地方) 成吉思汗有支英勇的近卫军,他们训练有素,作战勇敢,跟随成吉思汗一起征战八方,立下了赫赫战功。 历史的风云瞬息万变,曾经...

​宋蔼龄和孔祥熙是原配吗(宋霭龄和孔祥熙成婚因为什么)

​宋蔼龄和孔祥熙是原配吗(宋霭龄和孔祥熙成婚因为什么)

宋蔼龄和孔祥熙是原配吗(宋霭龄和孔祥熙成婚因为什么) 宋霭龄和孔祥熙成婚,本是因为利益,却成了最幸福的一对? 说起宋霭龄大家可能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说起宋庆龄和宋美...

​上庸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刘封孟达占据的上庸位于现在哪里)

​上庸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刘封孟达占据的上庸位于现在哪里)

上庸是现在的哪个地方(刘封孟达占据的上庸位于现在哪里) 刘封孟达占据的上庸,位于现在的哪里?对于蜀汉至关重要吗? 三国时期的上庸,对于熟悉那段历史的人们来说都不陌生...

​嘉庆的儿子是谁(为什么嘉庆皇帝最喜欢五阿哥绵愉)

​嘉庆的儿子是谁(为什么嘉庆皇帝最喜欢五阿哥绵愉)

嘉庆的儿子是谁(为什么嘉庆皇帝最喜欢五阿哥绵愉) 清朝皇帝的那些儿子们,相对来讲,嘉庆的那几个,知名度是比较小的,至于原因。 一者是嘉庆的儿子比较少,只有五个。 二者...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什么亲戚(薛宝钗是贾宝玉表姐还是表妹)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什么亲戚(薛宝钗是贾宝玉表姐还是表妹)

薛宝钗是贾宝玉的什么亲戚(薛宝钗是贾宝玉表姐还是表妹) 史湘云是侯门大小姐,比钗黛出身好,为何“落选”贾宝玉的姻缘关系? 贾宝玉有四个表姐妹,分别是王家舅表姐王熙凤...

​钱钟书围城最经典的一句话(围城中的10大经典语录)

​钱钟书围城最经典的一句话(围城中的10大经典语录)

钱钟书围城最经典的一句话(围城中的10大经典语录) 《围城》中最经典的十句话:充分的揭示了人性弱点与婚姻的残酷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这是《...

​王熙凤性格特征分析(红楼梦王熙凤性格特点及典型事件)

​王熙凤性格特征分析(红楼梦王熙凤性格特点及典型事件)

王熙凤性格特征分析(红楼梦王熙凤性格特点及典型事件) 王熙凤的性格是豪放洒脱还是粗俗野蛮? 在贾府(荣宁两府)的几个年轻媳妇中,相比于尤氏的为人随和,李纨的老实拙言...

​黑水城遗址在什么地方(黑水城遗址位置及好看景点介绍)

​黑水城遗址在什么地方(黑水城遗址位置及好看景点介绍)

黑水城遗址在什么地方(黑水城遗址位置及好看景点介绍) 其实关于弱水的记载,史学界一直处于争议的状态,并没有最终的定论。作为喜欢旅游的我来说,我更偏向于弱水位于神秘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作者是谁(这个出自哪个作品的文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作者是谁(这个出自哪个作品的文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作者是谁(这个出自哪个作品的文章)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又是知名的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他秉公直言,为此多次受到官场佞臣排挤打击。他为国家社稷...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以及来历介绍(兵马俑历史背景)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以及来历介绍(兵马俑历史背景)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以及来历介绍(兵马俑历史背景)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 一统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横扫天下的秦始皇,...

​乐山大佛历史背景介绍(乐山大佛的起源与和基本现状)

​乐山大佛历史背景介绍(乐山大佛的起源与和基本现状)

乐山大佛历史背景介绍(乐山大佛的起源与和基本现状) 我国的传统佛文化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传入中原大地之后,就融入到我们的汉文化中,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文化。 在...

​晚清四大名臣为什么都是汉族(晚清是被汉人重臣控制吗)

​晚清四大名臣为什么都是汉族(晚清是被汉人重臣控制吗)

晚清四大名臣为什么都是汉族(晚清是被汉人重臣控制吗) 晚清四大名臣分别是谁?其实这种说法压根不准确,应该说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就算是这样,也是有两种说法的: 第一个版...

​飞行员王伟生前最后留言(飞行员王伟事件经过)

​飞行员王伟生前最后留言(飞行员王伟事件经过)

飞行员王伟生前最后留言(飞行员王伟事件经过) 美军非法擅闯我国领空,英雄王伟壮烈牺牲,事后仅有道歉信! 这是塔台喊话:呼叫81192,呼叫81192,机场已清空,请你立即返航。...

​六甲女是什么意思(古人称怀孕女子为身怀六甲的原因)

​六甲女是什么意思(古人称怀孕女子为身怀六甲的原因)

六甲女是什么意思(古人称怀孕女子为身怀六甲的原因) 为何古人称怀孕女子为“身怀六甲”?这“六甲”指的是什么? 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都秉持的理念和...

​行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我国不同年代行书的代表人物)

行书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我国不同年代行书的代表人物) 行书发展脉络: 以韵取胜——东晋行书 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后人常把晋书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足...

​一品佩刀侍卫是什么意思(大清一等带刀侍卫的官职级别)

​一品佩刀侍卫是什么意思(大清一等带刀侍卫的官职级别)

一品佩刀侍卫是什么意思(大清一等带刀侍卫的官职级别) 大清一等带刀侍卫,五步之内格杀勿论,佩刀都是宫廷特制。 中国历朝历代就有了人们所熟知的侍卫之称,但随着时代的快...

热门图文

  •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根据三国演义情节分析失败原因)
  • ​丁奉作为三国的老寿星,他如何射杀张辽这个曹魏名将?
  • ​关羽为什么甘心情愿臣服刘备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 ​吕蒙生擒威震三国的关羽后,他回到东吴又是什么结局?
  • ​才华与美貌兼备的文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争议?
  • ​杨瓒:隋武元帝杨忠第三子,曾数次阴谋图害隋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