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军阀益州牧刘璋生平介绍 刘璋结局与评价

2023-11-27 04:53 来源:腾蓝网 点击:152

东汉末军阀益州牧刘璋生平介绍 刘璋结局与评价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如何评价刘璋的“温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璋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比较悲剧的军阀。他与刘备、孙权等人结盟,邀请他们进入自己的领地,帮助自己作战。结果就是引狼入室,被刘备吃光抹净了。对于刘璋这个人,很多人是报以同情的眼光。因为很多史料记载,他是一个“温仁”的人,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但是这个“老好人”却被老奸巨猾的刘备干掉,不禁让人感叹天道不公云云。关于刘璋与刘备之间的恩怨,从道德的角度上来说,刘备肯定是对不住刘璋的,毕竟他是背盟的一方,而且还不是用正当的军事手段。不过刘璋真的是一个温仁的人吗?恐怕也不是这样的。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刘璋的“温仁”,看它到底是不是客观的评价。

刘璋“温仁”的体现

刘璋的“温仁”,小编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史料的支持。《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都用了“温仁”的字眼来评价刘璋,三种史料都这么说,似乎坐实了刘璋的温柔宽仁的性格特点。史料如下。

《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

《后汉书·刘焉传》:“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立为刺史。”

《华阳国志·刘二牧志》:“州帐下司马赵韪、治中从事王商等贪璋温仁,共表代父。”

image.png

除了史料的评价以外,还有一些事能够体现刘璋的所谓温仁。在刘备与刘璋正式撕破脸皮,倒戈相向的时候,刘璋的一个州从事郑度就提出一个建议,他认为刘备是一支孤军在益州,没有足够的兵源和辎重。如果将益州北部的巴西郡、广汉郡的一些老百姓迁走,焚烧当地的粮食,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那么刘备的部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溃败。而刘璋拒绝了这个建议,认为太过劳民;后来刘备打到了成都,成都城中尚且还有一定的战力,刘璋不顾部下的反对,向刘备投降,避免了更多的伤亡。这些可以视为刘备温仁的一个证据。

image.png

另外根据《条亮五事》的记载,诸葛亮与法正等人在制订《蜀科》的时候产生了一些分歧。诸葛亮主张以严治蜀,法正认为应该向汉高祖刘邦入关时的“约法三章”学习,放宽法律以获得人心。诸葛亮认为法律需要张弛有度,秦朝法律严苛,所以“约法三章”废除苛法;刘璋暗弱,“威刑不肃”,没有严苛的法律,导致蜀中风气不正,因此要以严法来约束。这里似乎也是刘璋温仁的表现。

对这些表现的另一种看法

上述这些表现可以证明刘璋的温仁,但是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在史料方面,虽然三处史料都证明刘璋温仁,但是我们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刘备和诸葛亮在隆中对策的时候,诸葛亮将刘璋视为刘备的目标之一,其理由是“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刘璋反而是不懂得存恤百姓的统治者。我们在对刘璋进行评价的时候,除了《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的记载,是否也要参考诸葛亮的说法呢?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赵韪等人“贪璋温仁”是发生在刘璋刚上位之前,也不能概括刘璋的整个统治时期。

image.png

另外是刘璋在刘备入川之战中的表现,同样也不能作为他温仁的确切证据。古人十分安土重迁,《潜夫论·实边》中这样评价:“民之于徙,甚于伏法。”曹操曾经打算迁徙淮南之地的百姓,结果百姓反而大多跑到了江东。郑度的计策如果顺利实施,是可以达到对刘备釜底抽薪的效果。但是反过来,刘璋的军队强迫百姓迁徙,焚烧百姓的粮食,破坏百姓的财产,谁能够保证在实行的过程中不出现动乱呢?刘璋拒绝郑度的建议,很有可能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至于刘璋献城投降的举动,实则是迫于刘备的军事压力。当时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已经从成都的北面、东面、南面团团包围,而且是马超的出现才导致刘璋心理防线的崩溃。马超是张鲁的部下,被刘备挖了墙角。但是刘璋并不知道这件事,马超出现在成都城下的时候,刘璋更可能是想到张鲁与刘备联合进攻自己,于是就投降了。至于刘璋的不愿意继续伤亡的说法,几乎每个投降的军阀都有一套说辞,不足为论。

image.png

最后是益州的法律。诸葛亮说益州法律宽松不假,不过这个宽松是否对所有人都一样呢?恐怕未必。诸葛亮所说的可是“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刘焉算是一个温仁的人吗?我们再看两处记载,就可以判断出,刘璋包括刘焉的“恩”只是针对“东州士”这个特殊的群体而已,对待益州本土的法律恐怕并不宽松。

《英雄记》:“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

《三国志·蜀书·彭羕传》:“(彭羕)后又为众人所谤毁於州牧刘璋,璋髡钳羕为徒隶。”

刘璋的黑点

上面的论述,都是小编针对刘璋的评价和一些事情的动机的个人观点,除了刻意放纵东州集团践踏法律以外,都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那么刘璋有过什么道德上的黑点吗?其实也是有的。在刘璋刚刚上位的时候,汉中的张鲁对刘璋的态度很傲慢,并不支持他的统治。刘璋的做法是杀死张鲁留在蜀中的母亲和弟弟。这导致了双方的彻底决裂。张鲁曾经是刘焉的拉拢对象,对刘焉统治益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张鲁只是不服从刘璋的统治,还没有公然反叛并且对抗刘璋。刘璋可以用军事手段或者政治手段对付张鲁,进攻或者怀柔都没有问题,为何杀死张鲁的家人呢?

image.png

类似的情况在汉末三国时期也不是没有,袁绍手下的东郡太守臧洪因为袁绍阻止自己救援被曹操围攻的张超而选择脱离袁绍,袁绍击败并俘虏臧洪,开始的时候仍然愿意赦免臧洪,但是臧洪还是坚持不服从袁绍,因此被袁绍所杀。东郡丞陈容以此指责袁绍,袁绍的态度是“绍惭,左右使人牵出。”看来在同样的事情上,刘璋的表现比被评价外宽内忌的袁绍尚且不如。

可能有人认为这个例子不具有说服力,毕竟张鲁先不服从刘璋在先。那么这件事就足以说明刘璋并不是一个仁慈的统治者。在刘备围城的时候,蜀郡督邮朱叔贤及其兄弟不愿意给刘璋卖命,打算出城投降刘备,事情败露被杀。这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而后刘璋做出一个举动,他将朱叔贤的妻子张昭仪赠送给自己的将士,用来提高士气或者以儆效尤,导致张昭仪不堪受辱而自杀。“三军莫不哀叹”,说明刘璋军队对张昭仪的境遇是同情的,或许也包含对刘璋的举动的不认可。

image.png

我们看黄权投降曹魏、糜芳通敌江东、郤揖跟随孟达,刘备对他们的家眷都是原而不问;包括有质任制度的曹魏,中郎郭脩在蜀汉延熙十三年(即公元250年)被姜维俘虏到蜀汉,在延熙十六年刺杀蜀汉大将军姜维,三年的时间里,曹魏也没有诛杀他的后代。刘璋以张昭仪配军的行为,很明显不是温仁的举动。所以小编认为,刘璋作为汉末的军阀之一,并非是一个“白莲花式”的存在,他统治益州的一些举动,比如杀张鲁母弟、放任东州集团的暴行,也与温仁尚且有一段距离。刘备进攻刘璋无疑是背盟的不义之举,而刘璋的失败更多的是内部的分裂和军事实力的差距,而非后人所说的“宋襄公之仁”了。

相关文章

​阿拜多斯王朝的简介

​阿拜多斯王朝的简介

阿拜多斯王朝的简介 阿拜多斯(Abydos,阿拉伯文:戃戈搊戏搈挃‎,希腊文:㠆βυδος),位于26°10 N,在今埃及境内。该地名为希腊语,起源于古埃及地名阿卜拉。下面是 故宫 历史 网小...

​三国曹魏重臣御史大夫:华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重臣御史大夫:华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重臣御史大夫:华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郡高唐县人(今山东省高唐县)。 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名士、重臣。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

​晋国灭亡后晋静公结局如何

​晋国灭亡后晋静公结局如何

晋国灭亡后晋静公结局如何 晋静公是晋国最后一位君王,虽然晋国是亡在他的手上,但晋静公继位之时晋国多半领土早已被赵、韩、魏瓜分,晋国的灭亡只剩下时间问题。公元前349年,...

​1975年第三次鳕鱼战争爆发原因

​1975年第三次鳕鱼战争爆发原因

1975年第三次鳕鱼战争爆发原因 冰岛是一个独立自主不超过百年的冰海小国。但他们却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迅速步入到发达国家行列,花费的时间不过是半个多世纪。而使得冰岛通过转...

​二战后澳大利亚真的屠杀了17万日本战俘吗?战后有多少日军投降了

​二战后澳大利亚真的屠杀了17万日本战俘吗?战后有多少日军投降了

二战后澳大利亚真的屠杀了17万日本战俘吗?战后有多少日军投降了 近期有一些流传着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屠杀了17万日本战俘的段子被很多人所关注。据说是1945年澳大利亚在新几内亚地...

​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为何会失败

​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为何会失败

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为何会失败 提及资产阶级革命,一定会想到英国的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然而英国和法国,这两个隔海相望的邻居,在革命后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英...

​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魏文侯的为政举措

​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魏文侯的为政举措

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魏文侯的为政举措 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

​郁达夫有几个老婆 郁达夫与王映霞为什么离婚?

​郁达夫有几个老婆 郁达夫与王映霞为什么离婚?

郁达夫有几个老婆 郁达夫与王映霞为什么离婚? 郁达夫与王映霞 文学与恋爱,在郁达夫是互为表里的。恋爱的激情,本来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观其一生,无时不在飞扬着由恋爱...

​汉元帝妃子傅昭仪生平介绍及评价

​汉元帝妃子傅昭仪生平介绍及评价

汉元帝妃子傅昭仪生平介绍及评价 傅昭仪(?—公元前2年),傅氏,汉元帝刘奭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生母,汉哀帝刘欣的祖母。 其父为河内温县人,早逝;其母遂改嫁魏郡郑翁。 傅氏初...

​唐朝武周宰相右仆射兼中书令、光禄大夫齐国公:魏元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武周宰相右仆射兼中书令、光禄大夫齐国公:魏元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魏元忠(?~707年),原名魏真宰,字元忠,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 。唐朝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

​塔利班是如何形成的?塔利班是哪个国家的?

​塔利班是如何形成的?塔利班是哪个国家的?

塔利班是如何形成的?塔利班是哪个国家的? 说起阿富汗,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仅链接着欧亚大陆和中东地区的要地,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闵子骞的品质有哪些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闵子骞的品质有哪些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闵子骞的品质有哪些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人,以孝行和刚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屡次称赞,也因此被后世作为孝子的楷模。关于闵子骞的故...

​陶成章生平故事简介 陶成章是怎么死的?

​陶成章生平故事简介 陶成章是怎么死的?

陶成章生平故事简介 陶成章是怎么死的? 陶成章生平简介:陶成章的故事是怎样的?陶成章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陶成章生平简介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号陶耳山...

​乐毅一生有哪些成就?乐毅生平简介

​乐毅一生有哪些成就?乐毅生平简介

乐毅一生有哪些成就?乐毅生平简介 乐毅是战国后期著名军事家,也是燕国能够崛起的首席功臣。当时乐毅辅佐燕昭王,统领燕军和其他五国接连攻破齐国70余城,从而创造历史,也是古...

​西汉大臣吴国相国:袁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汉大臣吴国相国:袁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汉大臣吴国相国:袁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袁盎(约前200年—前150年),《汉书》称爰盎,字丝,汉初楚国人,西汉大臣,个性刚直,有才干,以胆识与见解为汉文帝所赏识。 袁盎有较...

​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介绍 四大文明古国兴亡史

​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介绍 四大文明古国兴亡史

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介绍 四大文明古国兴亡史 四大文明古国 人类诞生以后创造了许多灿烂文明,其中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来自世界...

​皇权争夺战靖难之役介绍 明成祖为何能在靖难之役中取胜

​皇权争夺战靖难之役介绍 明成祖为何能在靖难之役中取胜

皇权争夺战靖难之役介绍 明成祖为何能在靖难之役中取胜 靖难之役 ,是 明朝 开国 皇帝 朱元璋 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

​啤酒馆暴动背景过程 啤酒馆暴动的影响有哪些?

​啤酒馆暴动背景过程 啤酒馆暴动的影响有哪些?

啤酒馆暴动背景过程 啤酒馆暴动的影响有哪些? 啤酒馆暴动简介:啤酒馆暴动的背景是什么?啤酒馆暴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啤酒馆暴动的影响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啤酒馆暴动...

​莫斯科公国崛起的原因 莫斯科公国兴起的过程

​莫斯科公国崛起的原因 莫斯科公国兴起的过程

莫斯科公国崛起的原因 莫斯科公国兴起的过程 早在13世纪的时候,日进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还仅仅只是河边的一座小镇,期初仅仅只是一个很小的封建公国的莫斯科公国。依靠着其优越...

​顿弱是哪国人

​顿弱是哪国人

顿弱是哪国人 顿弱是秦国人;顿弱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名很有才干的大臣,他的拿手好戏,就是善于搞间谍活动。《战国策》称此人为顿弱,《史记》中称此人为尉缭,然尉缭为秦王嬴政...

​朱元璋和小明王是什么关系 朱元璋中小明王是谁

朱元璋和小明王是什么关系 朱元璋中小明王是谁 1、小明王就是明朝时期的韩林儿,韩林儿的父亲就是组织过白莲教起义的韩山童,韩山童在战争中牺牲之后,韩林儿就带着母亲逃到了...

​黎氏家族的来源(黎氏家族的来源作文)

黎氏家族的来源(黎氏家族的来源作文) 1、黎国系山西潞安府黎城县,字祖伊祖巳之后伊公知周德日甚商纣辛丁丑三十一年归周武王封黎为火正之官至公世袭侯爵乃以黎为氏也 妣辛氏...

​金章宗是大金王朝第几个皇帝

金章宗是大金王朝第几个皇帝 1、金章宗,完颜璟,小字麻达葛,抚州柔远县(今河北省张北县)人。金朝第六位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之孙,金显宗完颜允恭之子,金宣宗完颜珣之弟。...

​崇祯皇帝是怎样除掉宦官魏忠贤的(崇祯到底该不该杀魏忠贤)

崇祯皇帝是怎样除掉宦官魏忠贤的(崇祯到底该不该杀魏忠贤) 1、天启7年秋8月,熹宗病死,信王朱由检入继帝位,改元崇祯,即为思宗。朱由检一向熟知魏忠贤的罪恶,同时东林党人...

热门图文

  •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根据三国演义情节分析失败原因)
  • ​丁奉作为三国的老寿星,他如何射杀张辽这个曹魏名将?
  • ​关羽为什么甘心情愿臣服刘备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 ​吕蒙生擒威震三国的关羽后,他回到东吴又是什么结局?
  • ​描写十首最出名的茶诗(关于10首最美茶诗)
  • ​才华与美貌兼备的文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争议?

热门排行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输?他真的将粮草都储存在乌巢?

​刘备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 刘备为何会选择刘禅

​刘病已是汉武帝什么人(刘病已和刘弗陵是什么关系)

​李世民登基之初答应不赶尽杀绝,为何后来要反悔?

​杨瓒:隋武元帝杨忠第三子,曾数次阴谋图害隋文帝

​陈国之前是什么朝代(历史上的陈国在什么时期)

​杨公忌日是哪几天什么意思(杨公忌日有什么禁忌和讲究)

​悯农李绅是个怎样的人(历史上真实的李绅是好人吗)

​推背图作者是谁,《推背图》是一本什么书

​黄忠的武器叫什么名字,一把弓箭一把刀叫什么

​美髯公朱仝结局是什么,水浒传朱仝简介生平事迹

​宋太祖的死亡之谜,赵匡胤是被赵光义杀死的吗

​唐高宗李治有几个儿子,唐高宗李治儿子分别叫什么

​郑大章:七七事变中的落跑者

​明义士: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陶渊明爱菊人称九月花神

​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梗概(读后感受及其经典语录分享)

​李治面对李世民的15位妃子,他是怎么按照遗旨办理的?

​乾隆为何不喜欢雍正皇帝?与雍正的执政方式有何关系?

​郜国公主有多荒淫?最后幽禁至死还祸及子女

​青面兽杨志的事迹有哪些,青面兽杨志怎么死的?

​采花大盗是什么意思,历史上真有采花大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