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原始奇特的傈僳族婚礼:吃饭喝酒都在地上,洞房里只有草垫子

2024-10-23 03:39 来源:腾蓝网 点击:

亲历原始奇特的傈僳族婚礼:吃饭喝酒都在地上,洞房里只有草垫子

傈僳族婚礼上,拿塑料花的送亲姊妹。

亲历傈僳族原始奇特的婚礼

胡 小 平文/图

神秘的刮脸,席地的婚宴,奇异的请拜,通宵的打跳……大山深处一场原始奇特的婚礼之后,一对傈僳族青年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2004年元月9日,经朋友的介绍我踏上成都至昆明的列车,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巴洞乡团结村拍摄傈僳族姑娘张正秀的婚礼。之前,我作了许多案头工作,并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傈僳族的文献资料。

傈僳,史籍称呼不同,有栗粟,力苏、此此。唐《蛮书》卷四名类曰:“栗粟在茫(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明洪武十三至十六年(1380—1383),居住在米易(今攀枝花市)的傈僳族人因卷入了布朗族酋长贺纳木尔与吉土司械斗,后被官兵和卫所屯军、土司武装“讨伐平定”。傈僳族人或被分赏给当地头人沦为奴隶,或被土司加重其徭役,并引起傈僳人的大流徙。现居住在滇蜀交界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的傈僳族就是当时迁入的,与云南怒江、丽江等地的傈僳族同源。

男方家为送亲的人分发草烟。

傈僳族实行族内婚制。婚姻有“姑表亲优先”的习俗,即姑姑生的女儿必须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其次才是堂姑亲和姨表亲。婚礼分别在男女双方家举行,须请两位男子主持,傈僳族称“娃拿扒”,即证婚人。农历七月半后说亲、订亲,婚礼多在腊月至次年二月举行。规矩是“男方不给聘礼,女家不陪奁。”

傈僳族的婚礼别具一格,据旧志记:“婚时新妇步行,两人舁棚、遮护而行。贺者以羊为礼,相与吹葫芦笙、开跳舞会。”其传统礼仪盛行至今。傈僳族婚礼繁缛,充满神秘色彩。

在德昌县下火车,又搭车颠簸了二十多公里到达巴洞乡时天色已近黄昏,距巴洞乡团结村张正秀的家还有十几里陡峭山路要步行。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匆匆上路,穿行在海拔2500米的暮色山谷中。

手持菜花敬女方家神的阿巴莫。

深林里的新娘刮脸

刮脸是傈僳族婚俗中的重要环节,因从不让外人特别是男性看见,又在大山深处的密林里进行,所以,充满种种神秘的色彩。

来之前就闻其刮脸极为隐秘,就连当地拍了多年婚礼的摄影师也未曾拍到新娘刮脸。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决心一定要拍到新娘刮脸的镜头,完整地记录傈僳族的婚俗。新娘刮脸在婚礼的当天上午进行,之后是新娘梳妆、换衣、宴请宾朋、送亲等仪式。一早起来,除拍摄杀猪宰羊准备送亲宴席外,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力说服新娘当村主任的母亲吉正英同意拍摄。

找到一直在忙碌的新娘的母亲,说了不少关于保存傈僳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以及宣传傈僳族的必要等等。最终她同意了我的要求,但还要给羞于见人的女儿做工作。此时,电视台又来了几位记者,随他们来的还有四位摄影同行。我心想拍刮脸的事一定要保密,否则人多了一定会砸锅。

接请拜酒。

时近中午,张正秀在舅母和姐姐的陪同下出门往山边走去。我意识到有戏,立马尾随其后。不料有两位同行也跟了出来,舅母叫赶快走,我便跟他们在十分难行的山路上小跑起来。远远地把同行甩在身后。来到山边的松林时,我已筋疲力尽,新娘却消失在密林之中。远处还能隐约听到同行们的呼喊声,而我却跟丢了目标。大约过了十分钟,当我焦急的在树林里徘徊时,好心的舅母出现在我眼前,拉扯着把我带到了密林深处。

刮脸,张正秀新生活的开始。

树林里空旷寂静,新娘坐在一块相对平坦但杂草丛生的地上,舅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石膏粉涂抹在她发际边长有汗毛的地方,然后用手轻揉汗毛,并将其一根根拨掉。半个多小时的刮脸,张正秀把头依偎在舅母的怀里,不知是羞涩还是疼痛,她一直用头巾紧紧的捂着脸,默默的承受着傈僳族当新娘鲜为人知的习俗。我似乎忘记了新娘的刮脸是痛苦还是喜悦,照相机的快门声响个不停。关于新娘婚前为什么要刮脸拔汗毛,我问了许多傈僳族老人,说法不一,都说这是传统,是老祖先传下来的。拔去汗毛表示姑娘已长大成人,每个傈僳族姑娘都要这样做,拔了汗毛死后才能转世……

舅母仔细检查并认真地拔完发际边沿的汗毛,用手擦去脸上的石膏粉。然后反复为新娘梳理头发,编成两根发辫,用红头绳扎好,披上花头巾,到此整个刮脸梳头的过程都收入了我的镜头。

在娘家堂屋跳起领亲舞。

山路弯弯送亲寻新郎

农历腊月二十,这一天对张正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由大姑娘成为新娘是她一生中的重大转折。十九岁的张正秀排行老二,有一兄一弟。哥哥2001年结婚,中专文化,现在家务农是张家的顶梁柱。弟弟在校读书。前些年由于家庭困难张正秀未能上学,张正秀讲自己没有读书是最大的遗憾。作为村干部的母亲在外既要忙公家的事,回家又要照顾多病的丈夫。那时哥哥在外读书、弟弟年幼,地里的农活、家务使贤惠能干的张正秀过早地成熟。在一次激情飞扬的“打跳”中,张正秀认识了同村的傈僳族青年杨才富。二十一岁的杨才富小学毕业上了一年初中后回家务农。俩人相恋后各自请父母去说亲。按傈僳族的习俗,定亲不兴媒人,不讲究彩礼。说亲多由男方父母或哥姐出面,带少许糕点、糖果、面条等礼品。若女方家愿意联姻就收下礼物,并把女儿的生庚属相告诉对方。之后,母亲为女儿缝制嫁衣,也就有了今天的婚礼。

太阳还未曾从东方升起,亲戚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我从睡梦中惊醒,原计划天不亮就起床拍杀猪宰羊的场景,由于昨天的山路陡峭崎岖,加之晚饭时男主人热情好客的几杯白酒,让择床的我在简陋的被褥里也睡得十分香甜。

舅舅舅母陪张正秀在闺房吃送亲饭。

房边临时搭起的土灶烈火正旺,锅里的水热气沸腾。几个小伙子从圈里拉出一头大肥猪准备宰杀。新娘张正秀也不例外,直到她刮脸梳头前还跑前顾后帮助父母作家务,准备自己的婚事。院内院外,一派忙碌景象,喜庆在清清的晨雾中四处弥漫。

刮脸回来后,张正秀就由姐妹陪伴在闺房。外面送亲的酒席在热闹中开席,舅母回到闺房为她洗脸洗脚,改换嫁衣。按传统要将新娘洗过的水泼洒在闺房的地上,以示吉利。新娘穿上由亲人缝制的绣花衣裙,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穿戴整齐后,新娘由伴娘陪同坐在闺房门旁的草地上接受祝福。女方家请的懂礼仪的阿巴莫手持菜花和松针叶在堂屋敬女方家神,告诉家神姑娘要出嫁的事,给前一天夜里到新娘家领亲的两位娃拿扒挎上两条交叉打结的红布,表示娃拿扒已承诺为女方家领亲。

唱婚姻调的嘎玛。

傈僳族婚嫁历来十分简朴,娘家给女儿的嫁妆只有一件长衫、一张长头帕和一床陪送的被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拍摄的张正秀的嫁妆就有很大的变化。除以上传统的嫁妆外,又添加了大红木箱、沙发、组合电视柜,送亲的姐妹们也多了抹口红、画眉、拿塑料花的时尚。

敬神祈祷的仪式完成后,送亲的姐妹在闺房里吃饭,娃拿扒在堂屋里吃饭。期间新娘的伴娘和嘎玛(傈僳族的山歌手),将要和娃拿扒、阿巴莫对山歌。嘎玛唱《婚姻调》:父母养育女儿啊多艰辛,新娘啊年幼无知不善理家哟,拜托男方家哟多体谅;娃拿扒以歌作答,歌词大意:女方家的人请放心,别舍不得新娘离家,女儿虽然离开了娘家,但心里还是想念着父母。山歌你问我答,感情真挚动人。让在场的我已感觉十分酸楚。

新娘张正秀。

娃拿扒催促再三,依依不舍的女儿才叩拜父母、叩拜家神,在葫芦笙手的领亲曲中缓缓启程。出堂屋跨门坎时,舅母帮张正秀提起裙摆,其意是不让新娘把娘家的财运扫走。此时,葫芦笙手和送亲的姐妹又返回堂屋手牵手跳起领亲舞。

送亲不论是山高坡陡路途遥远,新娘都必须和送亲的人一起走路。张正秀在舅母的搀扶和女伴的簇拥下跟着娃拿扒和葫芦笙手走在前面,而送亲的男宾只能跟随其后,这就是“女走前男走后”。途中悠扬的葫芦声伴着山歌喜气洋洋,长长的弯弯曲曲的送亲队伍在黄土飞扬的山野中煞是好看。按傈僳族人的习俗,送亲途中要安排三次休息。第一次是新娘出娘家门后在室外小憩;第二次,则由娃拿扒根据路途的远近适当安排;第三次休息的时间较长,而且就在新郎家附近。此时,要等男方家送来茶水和草烟,在由娃拿扒将草烟分发给送亲的客人,不论男女老幼是否吸烟都见人一份。这是否就是傈僳族人特有的“上山打猎见人有份”这一古老习俗的延续。

为新人丢拜钱。

待新娘家派人前来迎亲时,男女双方的葫芦笙手要相互致意,高奏乐曲同声庆贺。新娘在娃拿扒和葫芦笙手的带领下来到新郎家的院坝,送亲的人将被褥举过头顶把新娘罩在中间,待新娘走到堂屋门外时,男方家接亲的人便会抓起羊屎粒撒向新娘。其意是驱赶新娘从野外带来的饿鬼和病魔。男方家的人从新娘身后接过被褥,新娘进屋时,不能与新郎及家人碰面,意思是避免婚后不和。

婚礼到此我都没有看见新郎。其实这并不奇怪,按傈僳族人的习俗,今天是杨才富大喜的日子,所以新郎官可以什么都不做,尽情地享受婚姻带来的喜悦。新娘进入洞房后陪伴她的还是舅母,舅舅却迫不及待地四处寻找新郎。躲藏在衣柜后的新郎最终被找到,舅舅将其送入洞房和新娘相见。

娃拿扒,傈僳族婚礼的证婚人。

傈僳族婚礼最热闹、最丰盛的是男方家的婚宴,俗称“正酒”。正酒席除了与女方家的送亲宴相同,还要宰羊。羊肉除供食用外,羊头、羊脚另有特殊用途。

送亲仪式在娃拿扒、伴娘及姐妹们的领亲舞中结束,接下来便是男方家的婚宴开席待客了……

大山深处的送亲队。

原始的草地婚宴

傈僳族的婚丧嫁娶都是自己操办。山寨附近的亲朋好友也会前来帮忙,傈僳族人叫“相帮”,婚礼自然不例外。张家的姑娘要出嫁熊家的儿子娶媳妇,只要听到消息都会不请自来,这就是傈僳族祖辈传下来的习惯。

傈僳族婚礼原始古朴,在我看来最重要最隆重的就算婚宴了。婚宴讲究吃单不吃双,通常是吃九大碗。现在生活好了,碗数也变成11—13个。主菜是猪肉羊肉,香拐、酥肉、墩子肉、炒肉;素碗有萝卜、白菜、土豆、榨菜、凉菜。

原始古朴的草地婚宴。

要办好婚宴,单靠一家一锅是不可能的。婚礼的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首先要请一个主厨,由他安排酒席的菜谱和碗数,估计婚礼来多少人参加,有多少人吃饭。临近婚礼时,还要派人到附近的集市采购白酒、啤酒、蔬菜、作料等。

张正秀的婚礼有400多人参加,婚宴采用先到先吃轮流开饭的方式进行。可谓你方吃罢我登场。傈僳族原本是狩猎民族,上山打猎,无论谁打到猎物,都把肉平分摆在地上的树叶上,男女老少共享,这种习俗沿下来变成如今的草地婚宴。在场坝上新郎家的人用四条柴块摆成饭桌大小的方框,并在框内铺上松树的松针叶,放上碗筷酒菜,客人以柴块作凳吃酒席。酒席不论大人小孩均8人一桌,婚宴视场地大小一次可摆几桌十几桌不等。在场坝的上方要摆可坐10至20人的两个大桌,是专门为送亲的长辈而设的。长辈要分男女,必须男一桌,女一桌不能混坐。待酒菜上齐后,新郎在一位长辈的带领下来到大桌向新娘的长辈叩拜行礼。新郎的父母要各拿一瓶酒,端一碗肥肉分别陪客人,给新娘家的长辈敬酒致意。

男宾席上大碗喝酒大碗吃饭。

为照顾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家特意安排我和乡干部在屋里吃饭。桌上的菜也比草地宴多两样,我借口还要拍照而委婉地谢绝了主人的好意。从内心讲,我是想亲身体验草地婚宴那原始淳朴的氛围。

通常这样的婚宴都要吃到天黑才结束。随后,新房里摆一桌酒席,新娘张正秀的舅舅、舅母和葫芦笙手由迎亲的两男两女陪着吃饭。待他们吃完酒席,请拜喝酒的仪式就要开场了。

阿巴莫给证婚人娃拿扒披红挂彩。

喝喜酒丢请拜钱

婚礼上的请拜特别有意思,在新郎家宴请女方家送亲的人和男方家的宾朋后的傍晚举行。在进行请拜仪式前还有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要将前面讲到的羊头、羊脚请到男方家堂屋中的神龛上供奉;二是要找一对童男童女把草席铺在洞房门口,以备新人谢拜之用。傈僳族新郎新娘拜堂,俗称“请拜”;赠送新人礼金,叫丢拜钱。新郎新娘被带到堂屋,站在草席上。他们面前放一簸箕用来装拜钱,簸箕里还要放四碗酒。几位男子在供奉男方家神的墙边摆开许多酒碗,一切就绪,请拜仪式开始。

驱邪的大红被顶起来。

堂屋里松明闪亮,挤满了看热闹的大人和小孩。照傈僳族的习俗,须由男方家的人先请拜,讲究辈分高低先后,而新郎的小辈是不能请拜的。请拜的人只要往簸箕里丢拜钱,不论多少,新郎新娘都要鞠躬答谢。负责敬酒的人急忙从簸箕里端两碗酒左右交叉后递给客人,客人交叉接过碗后,要将右手碗里的酒倒进左手的碗中,并把空碗还给敬酒的人。然后端着酒退出堂屋与他人慢慢品尝。簸箕里的拜钱渐渐多了起来,一元、两元、五元、十元的票面居多,偶尔也有二十、五十、一百的大票。看着如此热闹的场景我也激动起来,其实我们已凑了份子送了彩礼。此时我想讨碗喜酒,图个喜庆,也学着请拜人的样子往簸箕里丢了二十元钱,一对新人鞠躬,敬酒人递酒,那感觉真是美极了……

依傈僳族的规矩请拜仪式要分先后,首先是新郎家的人请拜,之后才轮到新娘家的人进屋丢拜钱。

娃拿扒摇羊头为一对新人取新名。

摇羊头娃拿扒取新名

娃拿扒,在傈僳族的婚礼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不同于汉族的媒人却是婚礼的主持操办者,又是证婚人、领亲人。娃拿扒作为专门操办婚礼的人,在德昌傈僳山寨是不多见的。每年的腊月至次年的二月期间,据说能干的娃拿扒要忙十来个婚礼。但有一条不能破例,那就是不能主持操办与他同姓的女方家的婚礼。除此之外,婚礼中的大凡小事都由他尽力操办。如请拜人想换零钱,便找到娃拿扒,娃拿扒就来到堂屋的簸箕旁,当着大家的面将钱化整为零,然后交还给请拜人。所以,谁家能请到好的娃拿扒,婚礼就成功了一半。

请拜在女方家的客人丢完拜钱后结束,接下来娃拿扒要为一对新人另取新名。先由男方家请的一位德高望重、懂礼仪的阿巴莫端酒为跪于草席的新人祈讨吉利的封赠语,新人饮酒。然后,两位娃拿扒各端一碗切碎的熟羊肝分发给在场的人,其中一位能说善道的娃拿扒从神龛上取下事先供奉的羊头羊脚,向家神敬酒两次,告诉家神要给新人另取新名了。傈僳族有这样的习俗,即新人的新名只有他们本族人才知道。另外,即使是本族也要分大小长幼,长辈可以叫新人的新名,小辈不行。张正秀和杨才富的取新名仪式结束后,我问娃拿扒他俩的新名叫什么,娃拿扒极严肃地告诉我,新名是不能对外族人讲的。

男女双方的葫芦笙手相互致意。

娃拿扒手拿羊头羊脚在家神面前上下摇摆,口中念念有词。首先祝福新郎的祖先老爷、叔叔婶婶,然后是平辈的兄妹,以及小辈的孙孙。取新名有时会反复多次,娃拿扒风趣幽默的言语不时引起堂屋内外客人的哄堂大笑,取新名的仪式,充满原始的野趣和傈僳族质朴的温馨。新名的诞生必须征得在场人的同意方能生效。自此,一对新人就不在使用原来的名字。

“打跳”,傈僳族婚礼男女青年的狂欢节。

“打跳”婚礼上的狂欢节

请拜喝酒还在进行,屋外又响起了悠扬的葫芦笙。这是婚礼的最后高潮——通宵“打跳”(蹢脚舞)直至天明。

傈僳族的婚礼不象汉族,婚宴结束后最刺激的就是闹洞房。傈僳族的新郎新娘结婚不但不闹洞房,而且当晚不能同房。由男、女陪伴(新娘的兄嫂或姐姐姐夫)陪同,在新房共眠。

娘家的送亲宴上菜啰。

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来自不同的地方,路程近的几十里,远客要走一天的路。吃过喜宴喝完请拜酒已是晚上八、九点钟,回家不可能,新郎家又无法解决几百人的住宿,加之冬季的高山又十分寒冷。所以,跳舞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

山里的夜,在热闹的欢乐声中挤进门来。追寻着葫芦笙的乐声,我来到吃喜宴的场坝,只见场中两堆熊熊燃烧的篝火,人们围着篝火在葫芦笙手的伴奏下“打跳”起舞。“打跳”以蹢脚为特色,故称蹢脚舞。是德昌傈僳族婚丧嫁娶、丰收建房和祭祀时举行的一种大型集体舞蹈。蹢脚舞在婚礼中多次出现,也最为隆重。舞步有三脚、七脚、搅脚、靠背等多种变化形式,舞蹈节奏激昂,舞姿轻盈,充满依恋浪漫之情。傈僳族男女青年在“打跳”中相见、相识、相知、相爱。

洞房里的新郎新娘和舅舅舅母。

按传统的傈僳族婚俗,第二天早晨,新郎和新娘要带未成年的弟妹上山放羊,表示新家庭的诞生,新生活的开始。关于上山放羊还有一种说法,在80年代初傈僳族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父母包办婚姻,所以婚前男女双方都很少见面或未见过面。而带上天真无邪的弟妹,主要是让他们调节气氛,让害羞的新娘和新郎更好的交流沟通。这种现象已成过去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傈僳族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傈僳族男女青年有更多的接触时间,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已成为一种新的风尚。上山放羊的习俗就这样保留下来,并且赋予了新的含义。

脚下的路张正秀不知走过多少次,此次寻郎不知是何感受。

夜深了,人们还继续欢闹着,这一夜不仅是张正秀的喜庆之日,也是乡亲们的狂欢之夜。

相关文章

​盘点香港鬼片阴阳路系列,这20部你都看过了吗?

​盘点香港鬼片阴阳路系列,这20部你都看过了吗?

盘点香港鬼片阴阳路系列,这20部你都看过了吗? 鬼片阴阳路系列是持续了整整十年之久的恐怖影片,古天乐主演前7部,香港老戏骨罗兰除了2007年的最后一部其它十九部具有演出,或...

​浅聊《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唐圣人-唐玄宗李隆基

浅聊《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大唐圣人-唐玄宗李隆基 随着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完结,很多网友都在诟病剧中的圣人,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了了《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圣人,唐玄...

​美国阿利伯克驱逐舰

美国阿利伯克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雏形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美国海军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研制的宙斯盾水面战斗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一款五千吨级驱逐舰,旨在...

​蜡笔小新的妈妈才不止是家庭主妇,她是全能女超人

蜡笔小新的妈妈才不止是家庭主妇,她是全能女超人 蜡笔小新是一部超级经典的动画片,几乎每个人都看过,跨越了好几代人,各个年龄层的人。 大多数人都会被里面放飞自我的捣蛋...

​德军最后的疯狂,哈尔科夫战役有多惨烈?纳粹名将的巅峰之战

​德军最后的疯狂,哈尔科夫战役有多惨烈?纳粹名将的巅峰之战

德军最后的疯狂,哈尔科夫战役有多惨烈?纳粹名将的巅峰之战 在战争中,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民族而奋斗,为了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更多有用的事...

​168.河南省西华县的概况

​168.河南省西华县的概况

168.河南省西华县的概况 1.西华县的基本情况。西华县处于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隶属河南省周口市,总面积1194平方公里,东及东北界淮阳、太康两县,南临川汇区,又隔沙河与商水相...

​《挪威的森林》-一部关于“性”“爱”分离的柏拉图式爱情悲剧?

​《挪威的森林》-一部关于“性”“爱”分离的柏拉图式爱情悲剧?

《挪威的森林》-一部关于“性”“爱”分离的柏拉图式爱情悲剧? 《挪威的森林》·电影海报 “咦,上次那个星期日你吻我了吧?” 绿子说,“我左思右想,还是认为那很好,好极了...

​张靓颖: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相爱15年的冯轲离婚

​张靓颖: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相爱15年的冯轲离婚

张靓颖: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相爱15年的冯轲离婚 2016年11月8日,歌手张靓颖与相恋了十多年的冯轲在意大利的一个古堡中,举办了一场梦幻而又浪漫的婚礼, 不论是婚礼现...

​爱因斯坦的童年是怎样的?看天才如何度过至暗和辉煌时刻

爱因斯坦的童年是怎样的?看天才如何度过至暗和辉煌时刻 1/儿童和少年时期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上午11点半诞生,被取名为阿尔伯特。他的父亲赫尔曼经营床用鹅毛的生意。一家子...

​揭秘横店的“群众演员”

​揭秘横店的“群众演员”

揭秘横店的“群众演员” 提起电影、电视剧,相当一部分人对影视明星是多么的羡慕和崇拜,对参加拍影视剧的大小演员们也是刮目相看。因为明星、大腕都风光得要命,其余的小腕、...

​传统文化丨端午节习俗及其文化

传统文化丨端午节习俗及其文化 端午节习俗及其文化 □ 宋 客 每年六月初,正值“芒种”节气,我们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是春节、元宵过去四个多月以来,民间过的第一个...

​中国古代十大手抄本之一《双和欢》第九、十 回

中国古代十大手抄本之一《双和欢》第九、十 回 第九回 惜多才认作贼子 坑薄命偕侠图财 词曰: 眉弯弯,眼团团,怎把山鸡认作鸾?饥来不择餐。心说酸,泪垂干,不道人情狼虎般。...

​法币(旧中国流通货币)

​法币(旧中国流通货币)

法币(旧中国流通货币) 法币是旧中国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旧中国长期采用银本位制,1933年4月废两改元以前,实际上是银两与银元并用。废两改元后,虽然货...

​摩加迪沙之战,美军永远的痛

​摩加迪沙之战,美军永远的痛

摩加迪沙之战,美军永远的痛 摩加迪沙之战 美军失败惨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东非国家索马里的局势动荡不安,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1992年12月,联合国决定组织一项名为“恢复...

​静安的围城-被激怒的女人(40)

​静安的围城-被激怒的女人(40)

静安的围城-被激怒的女人(40) #看见人间百态# 原创首发,抄袭必究!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 《静安的围城》第3部,故事发生在1995年。 1、 师专的院子很大,静安喜欢师专的两个...

​“中国女排”张常宁:身高193,女排唯一拍大尺度杂志的运动员

​“中国女排”张常宁:身高193,女排唯一拍大尺度杂志的运动员

“中国女排”张常宁:身高193,女排唯一拍大尺度杂志的运动员 文/老王 配图/老王 2016年,张常宁在里约奥运会上精彩发挥,帮助中国女排夺得奥运金牌,这是中国女排12年来第一次夺冠。...

​维多利亚公主,一身荣光由血脉而来,后半生痛苦也由血脉造成

​维多利亚公主,一身荣光由血脉而来,后半生痛苦也由血脉造成

维多利亚公主,一身荣光由血脉而来,后半生痛苦也由血脉造成 #头条创作挑战赛# 维多利亚·尤金妮亚 从风光无限的快乐新婚到被恶言相向无助的痛苦,只用了短短几年时光。 她弄不...

​鬼吹灯主角爷爷辈的三位奇人:胡国华、鹧鸪哨、陈玉楼

​鬼吹灯主角爷爷辈的三位奇人:胡国华、鹧鸪哨、陈玉楼

鬼吹灯主角爷爷辈的三位奇人:胡国华、鹧鸪哨、陈玉楼 鬼吹灯一书一共分为两部八册,其中完全写主角团的部分只有六册半,剩下一册半的内容却是在讲老一辈的这三位的故事。老一...

​异色短篇集:难缠客户与他诡异的夫人,底层小员工该如何自处

​异色短篇集:难缠客户与他诡异的夫人,底层小员工该如何自处

异色短篇集:难缠客户与他诡异的夫人,底层小员工该如何自处 异色短篇集 ,作者藤子·F·不二雄,你没看错,正是大名鼎鼎《哆啦A梦》的作者! 这部漫画毫不留情地批判了社会生活...

​荀彧为何选择自杀,《三国志》中一句话暗藏真相

​荀彧为何选择自杀,《三国志》中一句话暗藏真相

荀彧为何选择自杀,《三国志》中一句话暗藏真相 荀彧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是曹操一统北方的重要功臣,她生前的功绩一直是三国迷讨论的重点,他的死同样广受关注...

​十一岁参加革命,两杯酒喝翻苏联代表为我国赢下飞机

​十一岁参加革命,两杯酒喝翻苏联代表为我国赢下飞机

十一岁参加革命,两杯酒喝翻苏联代表为我国赢下飞机 天安门上飞虎侯,蓝眼将军带吴钩。” 十一岁参加革命,而后戏称酒大校喝翻苏联代表为祖国赢来飞机,从抗日战争打到对越反...

​好婆婆的十大标准

​好婆婆的十大标准

好婆婆的十大标准 著名情感节目主持人涂磊说过: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视如己出的关爱,相敬如宾的对待。视如己出的关爱所指的是将心比心,自己的妈是妈,别人的妈也是妈;自己...

​「逗比彩蛋」《摔跤吧,爸爸》续集现实上演!原型维纳什夺冠

​「逗比彩蛋」《摔跤吧,爸爸》续集现实上演!原型维纳什夺冠

「逗比彩蛋」《摔跤吧,爸爸》续集现实上演!原型维纳什夺冠 2017年,电影《摔跤吧爸爸》感动了无数观众;而今,电影的续集又在雅加达亚运会赛场上演,令整个亚洲都为之叹服。...

​真势力!借同事40万摇号购房等分红,对方:兄弟一场,10万就算了

​真势力!借同事40万摇号购房等分红,对方:兄弟一场,10万就算了

真势力!借同事40万摇号购房等分红,对方:兄弟一场,10万就算了 同事之间本来遇到一些小忙大家就会顺手帮了,一来二去也有人情味。但近日,杭州33岁的陈刚(化名)和30岁的同事...

热门图文

  • ​写夏天的古诗有哪些(描写夏天的诗句古诗名句)
  • ​鬼灭之刃201话炭治郎鬼化复活(鬼杀队全员转世)
  • ​显卡驱动标准版和dch哪个好
  • ​68岁林青霞近照曝光 林青霞67岁庆生照惊艳众人
  • ​十大最恐怖的乌龟
  • ​口袋妖怪究极绿宝石图文攻略